热门搜索
还没有账号? 去注册 >
水果是人类补充水分和维生素重要来源,但是你知道原来我们平常吃的水果也有一些有趣历史故事吗?那么接下来跟着我,一起走进奇妙的水果历史故事王国吧。
缤纷的水果
正文:
南朝宋·刘义庆所著《世说新语·假谲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,原文如下:
“魏武行役失汲道,军皆渴,乃令曰:‘前有大梅林,饶子,甘酸可以解渴。’士卒闻之,口皆出水,乘此得及前源。”《世说新语·假谲》-南朝宋·刘义庆-参考文献1️⃣
翻译过来,再结合当时历史,就成了这样一个民间流传下来的故事:
话说当年,曹操还未统一北方,有一次他带兵去讨伐张绣。数万人的大军,在炎热的太阳下面步行前进,而所带的水不久便喝没了。派出去的斥候和前哨也没有找到水源,士兵们怨声载道,再这样下去恐怕还有发生士兵哗变的可能。而且,万一此时遇到敌军,那么敌人以逸待劳,魏军一方全军覆灭也是有可能的。将军们都心急如焚,一波一波地派人出去找水源,五里不行就十里、二十里,不断地扩大寻找水源地范围,可是依旧没有好消息传来。
魏军将士没有水都走不动路了
作为三军统帅的魏武帝曹操,是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不多时,他灵机一动,策马跑到了队伍的最前面,兴奋的对士兵和将军们说“大家加油走啊,这个地方我以前来过,前面不远处就有一大片梅林,那里的树上结满了丰硕的梅子,甘甜酸爽,可以用来解渴”。本来已经又热又渴浑身无力的魏国士兵们,一听前面有梅子可以吃,光靠想象口水都停不下来了,顿时也没那么渴了。于是,一个个鼓起了精神,兴奋地朝着前面跑去,生怕跑慢了,被前面的人吃光了梅子。
曹操对士兵们说前面就有梅林
当然了,前面是没有梅林的,只不过曹操靠着这种方式,在短时间内激励了士兵们的士气,解决了口渴的问题,在大军寻找到水源前不仅没有减退速度,反而加快了行程,可见曹操的智慧。
这个故事,后来在民间流传开了,就成为了“望梅止渴”这样一个成语故事。
“望梅止渴”的故事就这样流传了下来
故事引申:后来,人们就用“望梅止渴”来形容愿望无法实现的情况下,用设立梦想或者空想来在短时间内安慰、鼓励自己的行为。相近的还有,“画饼充饥”。水浒传中也有过一段引用“望梅止渴”这一词的描述,可见这一词语流传之广。原文是这样描述的:
“官人今日见一文也无,提甚三五两银子,正是教俺望梅止渴,画饼充饥!”《水浒传》-施耐庵
参考文献2️⃣
背过《三字经》的朋友都能熟知这样一句
“融四岁,能让梨。弟于长,宜先知。”《三字经》-参考文献3️⃣
这里说的就是孔融让梨的故事,用六个字就简单的概括了故事。孔融,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,是“建安七子”之一,官至“北海相”,故世人也称其为“孔北海”。
孔融让梨
说到,“孔融让梨”首次出现正式文章中,是在《世说新语笺疏续汉书》,原文如下:
“孔融,字文举,鲁国人,孔子二十世孙也。高祖父尚,钜鹿太守。父宙,泰山都尉。”融别传曰:融四岁,与兄食梨,辄引小者。人问其故。答曰:“小儿,法当取小者。”《世说新语笺疏续汉书》参考文献4️⃣
说的就是,孔融四岁时,家里人吃梨子的时候,孔融每次都是挑最小的拿,把大的留给哥哥。人们问他为什么只取最小的。他回答道“我小,吃的也少,就应该拿小的”。这样一个故事传开以后,民间也用这个故事来教育自己的孩子,做人要多为其他人着想。
孔融让梨
起初是用来比喻兄弟之间的相互帮助,后来多用来指代用某物代替某物,或代人受罚之意。另外,“李代桃僵”还是“三十六计”中的一计。“李代桃僵”典故出自北宋郭茂倩《乐府诗集·鸡鸣》,原文是这样描述的。
三十六计-李代桃僵
“桃在露井上,李树在桃旁,虫来啮桃根,李树代桃僵。树木身相代,兄弟还相忘!”北宋郭茂倩《乐府诗集·鸡鸣》参考文献5️⃣
历史上著名的“李代桃僵”的故事有很多,下面举两个比较著名的小历史故事
1、赵氏孤儿
讲春秋时期,晋国的司寇屠岸贾虽然权倾朝野,但仍有很多对他不服从的人,尤其是晋国卿大夫赵盾及其儿子赵朔,因为赵家人掌握着兵权,对于屠岸贾来说就是眼中钉肉中刺。于是,他向晋景公进献谗言,举兵攻打了赵府,几乎将赵府满门抄斩,只有当时赵朔老婆刚生下来的一名男婴因不在府中而躲了满门惨案,但他也一直受到屠岸贾的搜捕。这个事件,历史上也称之为“下官之难”,不过流传版本较多且不一。
赵氏孤儿
幸得民间医师程婴,对赵氏一家怀有感恩之心,用自己老婆所生的儿子代替赵氏的孤儿被屠岸贾所摔死。就这样,司寇屠认为赵家的人都已经被斩草除根,放松了警惕。而程婴则带着赵家孤儿外出躲藏,其后又因缘巧合的进入屠岸贾府中,且赵家孤儿竟然受到了屠岸贾的喜欢,被收为了养子。慢慢的,赵家孤儿长大了,程婴也把事实真相告诉了他,原来收养他的养父屠岸贾才是自己全家被灭门的凶手。最终,赵家孤儿杀了屠岸贾,为赵家报了仇,这个赵家孤儿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赵武。
这个《赵氏孤儿》的故事,是一个典型的“李代桃僵”的故事。医师程婴用自己的儿子,代替赵家孤儿去死,保全了赵家的血脉。
2、狸猫换太子
虽然是清朝小说家石玉昆所写古典名著《三侠五义》中的经典故事,但此故事发生的时间却是在北宋时期。故事大致是这样的:
第一回 设阴谋临产换太子 奋侠义替死救皇妃。《三侠五义》-石玉昆参考文献6️⃣
北宋宋真宗时期,当时皇后去世,皇后的位置便空置了出来,后宫的嫔妃们个个都想当皇后,使出了各种手段。对皇后位置最有竞争力的两个妃子,一个是刘妃,一个是李妃。巧合的是,正是关键的时候,两个人都怀孕了,很显然,此时谁若首先生出了皇子,那么母凭子贵,皇后的位置大致是跑不了。
狸猫换太子
李妃先临盆,眼看就要先生皇子而当上皇后。刘妃怎可善罢甘休,她为人狡诈且心狠手辣,买通了宫中的太监后,用一只狸猫换走了李妃所生皇子。那名皇子被换走后,本该被丢弃处理掉,但宫人不忍那样做,于是便偷偷运出宫,交由了八贤王私下里抚养并收为了养子。而李妃则因被传出生了怪物,被打入了冷宫。后来,刘妃也顺利产子,并如愿以偿当上了皇后。不过,刘妃的儿子不就便夭折了。奈何宋真宗膝下无子,只好将八贤王收养的义子,接到宫中,当了太子。殊不知,这个义子,其实是宋真宗的亲生儿子。
其后,宋真宗去世,太子即位,即为历史上的宋仁宗。而他的母亲李妃,却流落民间,过着乞讨的生活。幸得碰见了包拯,最后在包拯相助下,母子相认,解开了这一天大的秘密。
这就是《包青天》中出现过的《狸猫换太子》的故事,也是典型的“李代桃僵”的故事。
提起妃子笑,就不得不提唐朝诗人杜牧的一首诗:
“长安回望绣成堆,山顶千门次第开。 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。”《过华清宫》-杜牧
参考资料-参考文献7️⃣
故事很经典,也很浪漫,来自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。身处长安的杨贵妃,甚是喜欢吃荔枝,而长安本土又不生产荔枝。岭南地区生产荔枝,但距离太远。恰巧巴蜀之地也有荔枝种植,且味道甘甜。于是,唐玄宗命人从蜀地快马加急,用最快的速度运送成熟的荔枝到长安,给杨贵妃品尝。
一骑红尘妃子笑
而运送荔枝的蜀道,也被后人叫做了“荔枝道”,而“妃子笑”也成了现在社会荔枝的一个品种。古人诗词的美妙,短短几句,道出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。现在看来,唐玄宗时期发生“安史之乱”也是情有可原,因为他与杨贵妃的爱情过于甜腻,忽视了国家忽视了民生。最后,安禄山趁机发难,虽然最后被镇压成功,但大唐帝国也由此开始走向衰落。
结语:
“梅子”、“梨子”、“桃子”、“李子”、“荔枝”这些平时我们所吃的水果,殊不知也有这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。所以,人们喜欢历史故事,爱看历史故事。因为透过历史故事,人们能仿佛置身于古代,品味古人的别样风情。同时透过历史,人们也能以史为镜,吸取许多经验教训,从而避免再犯古人的错误,这就是历史的魅力所在。